10月9日到11日,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冯丹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973项目“ 面向复杂应用环境的数据存储系统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举行了结题验收会。项目组责任专家、项目组专家、特邀专家及各课题学术骨就课题的完成情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本次973项目课题结题验收会议由首席科学家冯丹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梁茜、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梁超到会并致辞。
冯丹汇报了本计划自2011年实施以来任务完成情况。并详细介绍了在融合存储体系结构、泛在存储服务关键技术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冯丹在汇报中还就本项目在研究水平和创新性、实施效果、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和数据共享等方面的成果做了详细阐述。在融合存储体系结构的研究中,面向复杂的应用需求,冯丹课题组结合大容量、低价格、高性能等新型存储介质的技术特点,在对象存储的基础上,分析挖掘数据特征、扩展对象属性,进行数据合理布局,形成多种存储设备相结合的高效、安全、可靠的存储系统体系结构,满足复杂多应用环境下按需存储服务的需求。而在海量存储系统中,对于多维度的最近邻问题,传统树形解决方案往往会出现维度问题。局部灵敏哈希是解决高维空间最近邻问题的有效方法,冯丹课题组通过将相近的高维数据聚集成分组,在查询时只需要定位并查询相似的分组,从而显著地减少了时间开销。
各子课题项目负责人冯丹教授、清华大学邢春晓研究员、光电实验室谢长生教授和曹强教授、中科院计算所许鲁研究员、北京大学代亚非教授和武汉大学徐正全教授分别就各个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创新作了深入详细的汇报。
专家组现场观看了项目成果演示后,对于课题取得的丰富成果表示赞赏,并给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跟踪本课题八年的专家组成员,来自四川大学的唐常杰教授称赞本项目促进了一大批年轻人的成长。总参第61研究所李德毅院士在肯定项目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建议课题表述要紧扣大数据和云计算,要在课题题目上体现本课题适用于多元、异构和海量的数据存储。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丰富;各个课题组间紧密合作、积极沟通;项目的部分成果已经投入市场,给他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同时专家组希望进一步整合各个课题研究成果,充分体现各个子课题在项目中发挥的作用;并且明确地阐述本课题解决国家的重大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国家、服务社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光电国家实验室主任叶朝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总参第61研究所研究员李德毅,光电国家实验室党总支书记夏松,光电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曾绍群、科发院纵向处副处长张婷娇等出席会议。

(责任编辑:冀娴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