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动态信息

【FOE】PKU|龚旗煌院士团队|基于平面介质硅非对称纳米光栅与J聚集态染料薄膜耦合的激子极化激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0日  点击量: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期刊近日发表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龚旗煌院士团队撰写的有关光腔极化激元的论文,通过在平面介质硅非对称纳米光栅上放置掺杂TDBC的PVA纳米薄膜来构建一个紧凑的低损耗光子-有机纳米结构,并揭示了其中的极化激元模式。这项工作为低损耗新型极化激元应用的实现提供了契机。


研究背景

局域光场通常出现在金属等离激元结构和光腔中,由于光子的局部化分布,局域光场中可能产生光子与物质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当腔内光子与共振激子之间的耦合作用强度大于损耗时,可能形成激子极化激元。由于其固有凝聚和强非线性,激子极化激元在低阈值激光器、全光逻辑器件和量子器件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许多研究小组利用材料激子与金属结构、垂直法布里-珀罗腔或者分布式布拉格反射器(DBR)中局域光场之间的强耦合来开发激子极化激元纳米结构。金属纳米结构具有结构紧凑优点,但存在固有的欧姆损耗;而纳米结构DBR型激子极化激元器件制备困难,容易破坏激子材料层。因此,探索低损耗、结构设计和制造灵活的新型纳米结构成为该领域的重要课题。与金属等离子体-激子系统相比,介质光子-激子相互作用系统的固有损耗更小,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传输对比度传播长度,从而拓展激子极化激元的潜在应用领域。未来的探索可以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用低损耗介质材料代替的新型光子纳米结构、介质光子-激子相互作用系统的时间动力学过程,以及基于介质光子-激子系统的全极化激元器件和回路的实际结构


内容简介

J-聚集态有机染料分子具有很强的激子特性,激子可以在室温下稳定存在由于两根近邻i非对称纳米线之间存在的局域光场与其具有相同的共振频率,狭缝中局域的光子与TDBC材料中的激子具有强的相互作用。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局域平面介质硅非对称光栅附近的光子与J聚集染料纳米薄膜中激子之间的强耦合可以产生激子极化激元这种耦合可以通过两个极化激元分支色散曲线的反交叉得到证明,当TDBC层厚度为2nm时,Rabi分裂扩展到117.16meV。


图文导读

   

1平面介质硅非对称纳米光栅和TDBC薄膜的特性。(a) 平面介质非对称纳米光栅-TDBC薄膜系统示意图。硅纳米线A和B的宽度分别为110nm和100nm之间的狭缝宽度为20nm。纳米光栅的周期为320nm。黄色区域代表该系统局域光场。(b) 掺TDBC的PVA薄膜的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c)x偏振入射时,无TDBC薄膜320 nm宽周期性纳米光栅的透射谱。(d)纳米光栅在568nm共振波长处的电场分布。(e)纳米光栅-TDBC耦合系统的透射谱


                           

2 x偏振光入射介质硅非对称光栅-TDBC激子系统透射特性随周期变化的计算结果,(a)和(b)分别是周期在290~400nm范围内调谐有TDBC膜和没有TDBC膜的介质硅非对称光栅的透射谱。(c)极化激元上分支(UPB橙色气泡)和下分支LPB蓝色气泡)的能量硅纳米光栅周期的关系,实线为耦合振子模型拟合结果,虚线是非耦合硅纳米光栅共振极小值和TDBC激子的能量双头箭头代表拉比分裂能量。(d)(e)和(f)是硅纳米光栅周期为320nm时,UPB波长568nm激子波长590nmLPB波长598nm硅光栅-TDBC薄膜系统的电场分布。


                           

3 硅纳米线高度90-150nm之间变化时TDBC耦合(a)和不与TDBC耦合(b)的硅非对称纳米光栅的透射特性。(c)和(d)分别是在硅纳米光栅高度90nm和50nm时无TDBC薄膜的纳米光栅的电场分布

                           

4. 硅纳米线B的宽度在80-140nm范围内变化时((a)和(b)),以及硅纳米线A和B之间的狭缝宽度在10-45nm范围内变化时(c)和(d)有((a)和(c))和没有((b)和(d))相互作用的TDBC薄膜时硅纳米光栅透射谱



PI简介

                           

龚旗煌,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兼任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现代光学所所长;现任国际光学委员会(ICO)副主席、中国科协九届常务委员、中国光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任科技部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和极端光学系统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领域为非线性光学及超快光子学。从1983年起,从事非线性光学前沿与时空小尺度光学研究,从物性、新效应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创新研究。提出通过激发态电荷快速转移实现超快及巨大三阶非线性光学响应的新方法,实现了高性能超快低阈值全光开关;开拓飞秒/纳米时空高分辨光学测量,实现纳微结构超快光调控及电子态的人工调控。在Science,Nature Photonics, Nature Physics, Physics Report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发表论文700余篇,SCI他引8000余次,H因子40。授权发明专利26项,在纳米光子学会议、非线性光学材料器件会议等国际重要系列会议作邀请报告5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