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仍然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残原因和第二大死亡原因。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但是,一半以上的大血管闭塞的患者成功再通后,其预后功能较差。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闭塞的大血管成功再通,仍会发生微循环再灌注衰竭,从而阻碍再通治疗效果。此外,导致微循环再灌注障碍的机制并不十分清楚。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朱䒟教授课题组在生物医学1区杂志《Theranostics》(2021 IF: 11.600)上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脑缺血/再灌注后堵塞微血管的三维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微循环再灌注障碍的潜在机制。
该研究提出利用两种不同荧光团标记的番茄凝集素(LEL)对小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前及后进行标记,第一次LEL会标记全部血管,第二次LEL只能标记缺血/再灌注后具有血液灌注功能血管,通过比较两种染料标记的血管差异,即可准确识别微血管堵塞位点。将该标记策略与组织光透明成像方法结合,监测微血管堵塞随时间的发展情况以及药物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发现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堵塞随时间发展越来越严重,且发展程度具有脑区差异性。
探究导致微血管堵塞的细胞类型,证实毛细血管管径狭窄以及中性粒细胞在脑循环内的出现是微循环再灌注障碍两大重要影响因素;并揭示中性粒细胞对微血管堵塞的主要作用不是通过形成微栓子来导致堵塞,而是通过加重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发挥作用。该研究为脑缺血/再灌注后微血管堵塞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有望帮助发展针对微血管灌注障碍的血管再通治疗的辅助治疗策略来提高患者预后。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No. 61860206009)、面上等项目(81870934、81961138015, 82001877)、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2022BCA02)、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及光谷实验室创新专项的支持。博士生李雨莎为文章的第一作者,其导师朱䒟教授为文章的通讯作者,课题组俞婷婷副研究员、徐健壹、朱京谭、李东宇、宣昂、刘晓梅、王平福共同参与了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Li Y, Xu J, Yu T, Zhu J, Xuan A, Liu X, Wang P, Li D, Zhu D. A labeling strategy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of 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 in ischemic stroke. Theranostics 2023; 13(1):403-416.
原文链接:
https://www.thno.org/v13p04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