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1日,德国Wiley出版社材料系列期刊Advanced Science刊发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王鸣魁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领域中的新成果。该论文题目为《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 in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高效率、低成本光伏发电技术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有机-无机铅卤化物杂化钙钛矿结构材料具有消光系数高、载流子迁移率高、载流子长寿命、激子束缚能低、以及双极性传输等优异特性,是光伏领域中研究热点。
等离子体共振是提高光伏器件光电转换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原因是钙钛矿和金属等离子体激子吸收光子能量重叠,导致实验上观测等离子体基元的贡献困难。钙钛矿吸光层材料光谱响应范围宽,远远超过多数金属纳米粒子的光谱响应。因此表面等离子体基元增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贡献非常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