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设为主页|ENGLISH|旧版地址

功能实验室

第23期 能源光电青年学术论坛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08日    浏览:

稀土配合物电致发光研究

时   间:2020年10月13日(星期二) 19:30 ~21:30

地   点:腾讯会议 128 459 662

报告人:刘志伟 副教授(北京大学)

邀请人:唐江  教授

    

报告摘要: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新型显示和照明技术之一。以绿光Tb(III)配合物和红光Eu(III)配合物为代表的f-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因为具有光色纯度高(半峰宽通常小于10 nm)、理论激子利用率高达100%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然而,尽管国内外许多课题组分别从材料合成和器件物理的角度不同程度地提高了f-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OLEDs的最高效率和亮度,但其综合性能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尤其与发展非常迅速的磷光、热致延迟荧光、有机自由基发光OLEDs相比。导致该现状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宇称禁阻的f-f跃迁激发态寿命长(微秒甚至毫秒量级),理论上器件效率滚降严重、最高亮度低、稳定性差。在此背景下,我们首次提出以铈(III)和铕(II)配合物为代表的d-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是一类理论上具有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OLEDs发光材料。但目前文献报道的此类配合物大都稳定性差、发光弱、电致发光研究非常少。鉴于此,我们课题组从配体结构设计出发,制备了系列高效稳定的d-f跃迁发光稀土铈(III)和铕(II)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电致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应用于OLED时激子利用率高达100%,激发态寿命短至纳秒。结合发射光谱可调,成本低等优点,d-f跃迁发光稀土配合物将会是一类新型高性能OLED发光材料,其相关研究对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发光材料,实现我国稀土资源高价值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报告人简介:

刘志伟,北京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08年获北京大学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08-2009年、2009-2011年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回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是光电转换功能材料与器件,近年来的研究兴趣集中在铱、亚铜、稀土等金属配合物的光致发光与电致发光,以及锡基钙钛矿材料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教育部基金、贵研铂业课题、京东方课题等。获授权国际、国内专利十余项,其中部分专利已转让或产业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Nat. Commun.、Light Sci. Appl.、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0余篇;撰写《金属配合物电致发光》(2019,科学出版社),参与撰写Topics in Organometallic Chemistry、The Future of Semiconductor Oxides in Next-Generation Solar Cells、《稀土纳米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