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联谊会《后会有期》系列讲座于2020年8月8日上午成功举行,第一期以线上会议的形式拉开序幕。主讲人来自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副院长戴道锌教授,以及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华科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唐江教授,两位教授不仅为广大博士后们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更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引导大家如何走好科研发展之路。
参与本次活动的还有华中科技大学人事处分管人才引进和博士后工作的刘会平副处长、校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主任刘锦权老师、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夏松书记、副主任朱䒟教授、办公室骆卫华主任等。活动由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联谊会理事长李东宇博士主持。
在讲座开始前,夏松书记首先为《后会有期》致开场辞,介绍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博士后联谊会的由来、及举办系列活动的初衷。夏书记强调,博士后群体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值得、也需要被关注,《后会有期》是经过长期酝酿后推出的,旨在为博士后群体提供一个的交流平台,也希望能把这一活动持续做好、做成精品。
接下来,人事处刘会平处长致辞。在发言中,刘处长表达了对武汉国家光电研究中心的博士后工作的充分肯定,今后将继续支持相关工作的推进。
本期讲座,首先由戴道锌教授做了题为“硅基光子集成研究进展”的报告。戴教授首先介绍了硅基光子集成这一学术领域的发展,该领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然后,戴教授介绍了自己团队的目标,即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分别用BEST(Breaking、Enabling、Sustainable、Technology)和IMPACT(Innovation、Moral、Persistent、Active、Confident、Talent)高度总结凝练了实现科学研究与培养人才两大目标的本质方法。
此外,戴教授分享了自己从博士、博后到教师的成长历程。戴教授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耕细作,追求极致”,并指出了与人交流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在报告中,戴教授提到自己做Si+ 2D材料的经历,从2009年开始推进,几年后才发表第一篇会议论文,甚至直到近两年才产出一些优秀的成果,这个过程虽然非常艰辛,但凭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这种做学问的匠人精神是非常值得年轻学者学习的。在分享中,戴教授还提到,很多新的现象甚至新的方向很可能源于一次实验的意外发现。以往人们做器件时研究的主要是对称结构,戴教授的团队曾在一次实验中意外地发现了非对称结构的独特性质,并最终将其用于偏振旋转、模式转换,从此在硅基光子集成领域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接下来,唐江教授做了题为“闲聊科研和青年人才发展”的报告。唐教授首先谈及了自己的学科背景。抱着一定要去研究“科学上有新意、应用上有前景的前沿科学问题”这样的想法,化学物理出身的他,凭着对光电学科的浓厚兴趣,转向了光电子器件的相关研究。
唐教授结合自己的三个研究方向,即硒化锑、钙钛矿和量子点,谈及选择研究方向的技巧。“创造新赛道”——在大家都在做二维材料、三维材料的时候,唐教授的科研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用一维材料做薄膜,凭借其轻、柔的优异特性,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热门里的偏门”——钙钛矿的相关研究已经非常纷繁,但唐教授的科研团队通过对钙钛矿的性质进行系统的分析,另辟蹊径,提出用钙钛矿材料适合做X射线成像,并证明它比其含铅材料用于更高的灵敏度和安全性。“用其长,避其短”——在光电探测器件领域,很多研究人员追求更高的迁移速度,这限制了量子点的应用。但在民用领域,对成像速度的需求并没有那么高,这就使得量子点的低噪声特性显得异常亮眼;在可见光波段,硅材料性质优异、独占鳌头,那么就利用量子点波长可调的优势,去做近红外探测器件。
接下来,唐教授介绍了自己对光电学科发展方向的思考,即芯片化、集成化,从电集成、光集成器件到光电融合器件,这也是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
最后,唐教授分享了论文的写作经验。高水平文章介绍的一定是好的工作,唐教授鼓励大家寻求新领域、新体系或聚焦应用中的瓶颈问题,追热点时千万不要简单地Follow、而应考虑后面的发展,同时鼓励多学科交叉,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仅仅以科学家的思维做出好的工作是不够的,还要以推销员的身份去撰写文章,即找到工作的最大亮点、反复强调,突出行业的问题、引出工作的优势,提出理论假说并完善证据、做好细节。对于年轻老师,唐教授强调,首先要上好课、带好学生,然后要选好方向、抱团发展,尽量多做改变个人命运的工作。
在报告中,一些听众通过线上提出了很多问题,两位教授耐心作答,同时也特别肯定了《后会有期》系列讲座的意义。
本次活动在蔻享学术平台和腾讯会议同步直播,约有3000人次在线上参加了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