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光量子芯片—从单元器件到大规模集成
时间:2025年4月18日09:00-10:30
报告人:任希锋 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邀请人:兰鹏飞、陈林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地点:华中科技大学新光电信息大楼C117
报告人简介:
任希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基金委杰青、教育部青年长江,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1年和2006年分别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2006至2008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之后加入中科大光学与光学工程系、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目前主要从事光量子芯片和量子微纳光学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Science、Nature、Phys. Rev. Lett. 、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一百余篇。主持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基金委杰青、重大项目课题、联合基金重点等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过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奖,中国光学学会光学科技一等奖,美国光学学会年度光学进展,中国光学十大进展,中国光学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等荣誉。
报告摘要:
光子芯片和微纳光学结构具有尺寸小、能耗低、可集成、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将光子芯片和微纳光学结构引入量子信息领域,可以解决平台量子光学系统在可扩展性、模式匹配、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我们致力于将量子纠缠态制备、操纵和测量集成于同一块光芯片上,开发其在量子计算、量子通讯和量子精密测量方面的应用。本报告将介绍我们最近在集成光量子芯片方面的进展,包括基于二阶、三阶非线性的集成量子光源、高集成度量子逻辑门以及片间互联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