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骆清铭教授接受楚天金报记者专访
今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 脑计划”,号召抢占脑科学研究战略制高点。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历经8年攻关,已成功研制出一种高分辨全脑神经元网络可视化仪器,其专利在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后,近日以1000万元拍卖成交。
作为湖北省目前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
脑图谱看得一清二楚
12日,一种用于研究分析全脑、名为“ 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的专利,在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时,与武汉沃亿生物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成交。该专利的发明人,正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骆清铭教授和他带领的研发团队。
骆清铭教授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并担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他告诉记者:“ 这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内首个进行公开挂牌交易的科研成果。”
该仪器如何“ 直观”地显示大脑神经元网络?昨日,经特许,记者换上工装,经除尘后进入该实验室。
以一只小鼠的全脑进行现场演示,在一个大屏幕前,只见五彩缤纷、密密麻麻的神经元网络图谱扑面而来,不同颜色的神经元显示得越来越大;而在小窗口显示的,则是某个神经元在整个大脑中的走向。
在此前,使用常规仪器进行切片,切片会较厚,不够精细,加之不能同时显示全脑结构,给神经元研究带来极大不便。此项专利技术发明后,可迅速对神经元进行系统和直观的分析,目前,这已是全球唯一能展示出以一微米体素分辨率获得小鼠全脑三维图谱的研究方法。
“ 脑计划”牵动世界神经
从2002年起,骆清铭就开始研究全脑神经网络结构问题。经过8年攻关,才成功研制出这套成像系统。这项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可对厘米大小样本在突起水平精细结构进行三维成像,有望为揭示大脑奥秘,包括脑结构、脑功能、脑疾病等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骆清铭认为,认识脑、保护脑、改造脑,将是人类研究脑的主要目标,“ 目前,还主要处于认识脑的阶段”。在他看来,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人脑的奥秘一旦揭开,老年疾病中的癫痫、帕金森症等,以及年轻人中的抑郁症、少儿自闭症的治疗,将迎刃而解。而残疾人安装的义肢,经康复治疗后,同样可以实现人脑控制;再如,孩子们何时适宜学外语,也可以借助脑研究,找到最佳年龄段。
据了解,今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到“ 脑计划”;今年4月,白宫便宣布在2014年的财务预算中将为该计划投入1亿多美元,作为启动资金。今年初,欧盟也宣布,在未来10年,用于人脑项目的研究费用,预计将达近10亿欧元。“ 脑计划”的意义,不亚于纳米技术和人类基因组计划。它也会带动一系列产业进步。美国在基因组计划中,每投入1美元,获得了140美元的回报。脑计划的投入产出比肯定将更高。“ 脑计划”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难度是,缺乏研究工具。骆清铭团队的研究成果,正好填补了高分辨可视化全脑网络这一空白。
科技创新红利需彻底释放
这项专利技术,仅仅只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获得的众多专利中的一个。据了解,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 武汉·中国光谷”的创新研究基地。其定位于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科研基地,光电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创新基地,光电领域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光电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2004年以来,共获得各类科技奖励近12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04年-2012年,实验室获发明专利近500项。
此番研究成果顺利挂牌交易,更增添了骆清铭等人的信心。他介绍,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的发展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字:“ 顶天立地。”作为国家实验室,要“ 顶天”,基础研究要走在世界前列;同时又要“ 立地”,要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
骆清铭认为,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的路,要不断拓宽。科技创新是有时效性的,“ 成果若放在实验室里睡大觉,时间久了,就会失效”。让科研成果早日变成产品,让市场去评价。实现产业化,才能让科研投入保值、增值。骆清铭说:“ 科技原始创新中蕴藏的红利,一旦彻底释放出来,其价值将无法估量。”
(责任编辑:严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