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志伟 通讯员 王潇潇
唐江的材料研究团队与谢庆国的高端医疗仪器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型探测器,该探测器应用到医学成像领域,在安检或拍片体检中可减少四成以上X射线剂量对人体的伤害。图为新型钙钛矿辐射探测器主要研发人员,右后起第二为谢庆国,第三为唐江。
将新闻进行到底
编者按:一边是发达地区高校高薪挖人才抢帽子,一边是欠发达地区高校孔雀东南飞。高校人才机制,如何不再重引进轻培养?高校的立足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建制,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这一关键环节。将医工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融进学校发展的规划中。创造了有利的医工跨学科学习环境,形成了浓厚的跨学科科研氛围。这不仅打开了学子们研究的思路,更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研究方向。同时,也让高校人才培养走进了良性循环。
“临床全数字PET在广州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装机、并开始进行CFDA临床实验。数字PET进入产业转化关键一步,即将投入市场、造福人类。”11月13日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医科与理工科科研团队通力合作,是很难率先攻克这项世界性难题的。
近几年,在华中大不只是全数字PET在国际上叫得响。骆清铭教授的脑科学研发团队同样令世界瞩目。今年8月,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报道华中大(苏州)脑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即将启动的消息,迅速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由两所理工科院校与一所医学院合并的华中科技大学,近来为何在高端医疗装备研究上如此亮眼?又如何催生出如此强烈的“化学反应”?
搭建平台,帮跨学科研究结对子
从政策到执行、从蓝图到行动,华中科技大学不遗余力的打造平台,为医工、医理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能够将医工医理结合的战略贯彻到实处,该校专为医工结合团队设立了校级基金——“医工交叉基金”。每年学校科学技术发展院都会从自主创新基金中抽出专项基金资助那些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能产生较大的交叉性成果、并与国家各类重大科技计划有良好衔接的自主科研项目。以这种“锦上添花”的形式鼓励医工结合。
而与此同时,在学科环境搭建上,该校积极倡导“学科群”建设,让跨学科实践从学科建设的根部开始生根发芽。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工程科学学院作为该校类脑智能与医学工程工医理交叉学科群建设的牵头单位,承担了工医理交叉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不仅会充分挖掘学生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潜力,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实践。这样的“学科群”建设为后续的更多的跨学科研究起到了“榜样”作用,帮助更多教师及学生打开了创新之门,让他们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方向。
据介绍,该校正在建设的国际医学中心,充分体现了建设世界一流的生命健康、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基地的决心。该中心以高端医疗仪器设备为支柱,以医工医理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及临床应用为特色,融医工医理国际精英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为一体。在国际医学中心,除了布局医学仪器与装备、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药等重大研究项目,学校还将打造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提供产业化支撑能力,孵化健康产业新业态。
聚焦需求,从研究方向为学子把关
9月29日举办的华中科技大学专场科技成果转化签约大会上,有62个项目成功签约,不少交叉学科项目成功对接企业。聚焦需求一直是华中科技大学医工、医理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内核,“研”以致用也必然是其发展趋势。华中大一向注重将科研成果与服务百姓相对接,因此在促成跨学科研究方向时也是尤为谨慎,为的就是能让学生真正融会贯通,“研”以致用。
而围绕这一目标,学校发挥跨学科优势,医工医理结合推出的多项成果填补了国际研究空白。
数字PET在解决“谈癌色变”的全球性难题上迈出重大一步;肢体康复多功能助行系统解决了老年人室内外复杂环境行动不变的问题;国内首台超声CT系统样机的乳腺癌普查和早期检测功能得以让更多女性受益;世界上首台能显示输尿管位置的内窥镜系统能极大减少腹部微创手术中误伤输尿管的事故,填补内窥镜系统在功能上的空白……
这些成功实现突破的项目不仅让我国的科研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而每个科研团队背后的学子们,则是更为宝贵的财富。今年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该校生命学院2013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高敏凭借高灵敏度即插即成像头盔式PET项目夺得金奖殊荣。高敏长期在生命学院全数字PET实验室开展科研实践工作,而该实验室具有浓厚的交叉学科氛围,她负责的高灵敏度即插即成像头盔式PET项目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一经展出便在行业专家和发明家群体中引起热烈反响。
创造环境,全力培养跨学科人才
高校立足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过程中,就紧紧抓住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这一关键环节。在深刻认知自身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一直将医工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思想融入到教学中,融进了学校发展的规划中,为学子们创造了有利的医工跨学科学习环境,形成了浓厚的跨学科科研氛围。这不仅打开了学子们研究的思路,更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研究方向。
国际医学中心的建立就是该校为保证和促进医工跨学科的持久发展而投入的一项重点工程。占地面积45公顷的“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大楼”已启动建设。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将主要建设多维度超快生物分子成像装置、高分辨全脑网络连接图谱成像装置、全数字超高性能变结构多模PET装置、超灵敏磁共振成像装置等四大核心装置和多模态图像信息整合中心。一站式先进成像开放共享平台,将成为全球最高水平的医学成像技术研究、应用示范、产业转化及“产学研用”大平台。
为了将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深入的贯彻下去,华中大于2008年成立了启明学院。该学院的建立为拔尖创新人才、构建多学科交叉平台,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提供了更有力支撑。该学院作为一个示范学院,营造了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教育生态环境,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达成“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目标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近日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结合医工知识为帕金森患者提供智能康复辅助产品的任康也正是该校2001级校友。巧合的是,他的导师赵金教授以及护理机器人之父罗志伟教授也是华中大自动化的校友。医工结合的思维体系在一代代人身上开花结果,薪火相传。
正是学校一直以来积极倡导的跨学科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才使得学生具有了更为宏大的国家视野;使得医工跨学科的研究不再只是凤毛麟角,而成了一种新的研究风尚;使得医工结合的思维能够在校园播种,在社会开花。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11/16/content_38194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