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4日,受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平教授邀请,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任斌教授做客武汉光电论坛第150期。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䒟教授为任斌教授颁发了“武汉光电论坛”纪念盘。报告详细阐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在细胞生物和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其可靠性问题。
任斌教授首先介绍了SERS的机理,以指导高检测灵敏度的表面增强拉曼实验。然后介绍了目前对纳米材料以及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认识,以指导用于目标检测的功能化SERS纳米颗粒的设计。此外,还进一步介绍了从生物分子、病原体到活细胞的无标签(直接)和标记(间接)SERS检测的现状,并讨论了实验设计、测量条件和数据分析的潜在干扰。最后,展望了SERS在生物分析中面临的包括重复性、灵敏度、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在内的主要挑战。
由任斌带领的团队融合了材料、生物、化学等学科的人才,主要利用表面增强拉曼技术以及针尖增强拉曼技术,来解决电化学表面以及界面上的科学问题,研究细胞生物体系。利用表面等离子基元的效应,通过设计特殊的纳米材料获得更高的信号增强效果。并通过不断的发展仪器,如SERS和TERS,使该技术应用到对生物体的研究中。
除此之外,该团队希望利用原位的方法突破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极限。为了提高空间分辨率,利用针尖增强拉曼(TERS)技术中针尖处高度局域的光电场,将空间分辨率推进到2~5 纳米。一方面,通过发展单粒子的检测方法,研究了单粒子的生长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对于材料表面,获得了表面每一个位点的光谱特征,实现了同时跟踪整个表面的反应以及变化。并通过该方法,研究了微观粒子以及宏观表面化学反应中的区别和联系。
任斌教授指出,随着SERS在灵敏度、选择性、重现性、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进一步提高,SERS将在生物和医学领域找到更重要的应用,将回答有趣的生物学问题,解决致命的临床问题。其中一个例子是利用SERS的超多重检测和多功能特性来监测小生物分子的代谢。
武汉光电论坛是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举办的高端学术系列讲座,先后邀请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Britton Chance、中国工程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徳毅、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澳大利亚联邦院士Tanya Monro、中国科学院院士,皇家化学会会士唐本忠在内的科学家及技术专家共计一百五十人到实验室进行学术交流,涵盖光电在信息、能源、生命、工业、国防等领域的应用。超过一万人次的师生聆听了光电论坛。武汉光电论坛已成功打造成为光电专家的集中地和承载光电智慧的锦囊。
(责任编辑:胡晓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