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创新 大院大所对接会
6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畔,一场重量级的“学术风暴”——冷泉港亚洲科学会议正在进行,会议的主题是“灵长类动物神经科学:从感知到认知与疾病模型”,158位顶尖专家与会。会议期间,几位专家移步到距离会场几百米之外的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
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骆清铭教授向专家们介绍了研究院刚刚建成的光学成像平台实验室。落户未满周年的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发展前景就像神奇的脑空间:对人类大脑意识和思维的神经基础的研究突破会带给人类更多可能;而它所在的苏州,因创新因子的活跃奔涌,也会促进科学家们在这里早日找到打开“脑洞”的前沿新技术。
研究“脑空间”图谱,
探知大脑深处奥秘
去年10月,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华中科技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根据协议,项目组将协同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和高校,整合相关学科领域的智力资源,力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脑科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位于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内,占据了一幢独栋的四层小楼,高大上的光学成像平台就位于一楼。
“这一设备叫做神经环路成像系统,正在采集小鼠大脑的显微图像。”研究院研究骨干江涛博士介绍,“通过高分辨的显微成像,可以检测示踪剂在整个脑内的分布,从而展现出神经元的复杂三维结构。”他截取其中一小段画面,画面清晰直观地显示,黑色的背景上,代表神经元的白色信号正在图像上缓慢“流动”。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脑中的这两个部位有某种联系。具体是何种联系?在什么情况下产生联系?打断联系后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江涛博士说。
“这一领域的研究,对人类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院副院长李安安说,人脑由数百种以上不同类型、总数达千亿级的神经细胞组成,每个神经元与数千个其他神经元联接形成“神经环路”,特定神经环路传递和处理神经电信号的过程形成特定脑功能。因此,绘制脑图谱解析全脑神经联接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理解大脑内神经信息处理机制,进而进一步理解脑认知功能。
目前,研究院建设由苏州工业园区教投公司委托的代建公司进行,4名全职员工负责与建设方沟通,以及研究院前期筹建事务。预计今年10月将全面铺开建设,脑科学的相关研究工作也正在推进中。根据研究院不同的建设阶段,华中科技大学将派驻研究人员来支持研究院发展。
公开研究成果,
与全球科学家共享共襄
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将是公开的,免费与全球科学家共享。
“在很多人印象中,科研成果都应该是严格保密的,但脑科学研究不一样。”研究院院长李鹏程解释,“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以脑图谱为例,海量的脑图谱数据可以应用在医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甚至有一些数据,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去使用它,需要全球科学家一起努力,造福人类。”
脑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将面向广大教育、科研和产业机构提供开放服务。记者了解到,启动建设后的这半年多时间,研究院已获批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各项扶持资金。投入这么大,短期内却很难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李鹏程坦言,在以往,这样的事主要由国家层面进行支持,但近年来,一些省份和地区也逐渐转变观念,参与到这样的工作中来。江苏作为经济大省,有这样的胸襟和魄力。
“事实上,只要换一种方式计算,就会发现,科研机构所能带来的长远的社会效益更加重要。研究院建成之后,相关领域的人才必然不断往这里集聚,这是实实在在的。”李鹏程说,当初落户苏州工业园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附近有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所等“国家队”科研院所,也有牛津大学苏州先进研究中心、哈佛大学韦茨创新中心等国外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
对接前沿产业,
感受“江苏速度”
去年年初,双方初步接触;10月,签订共建协议;12月,正式完成登记注册后的一周之内,第一笔的建设经费就拨付到位;今年1月,召开研究院第一次理事会,确定发展方向;今年6月,第一个平台光学成像平台实验室竣工……建设过程中,李鹏程感受到了让人惊叹的“江苏速度”。
“进展相当快。尤其光学成像平台实验室抢在6月下旬的这次冷泉港亚洲科学会议前建成,让我们顺利地向国内外专家展示了研究院平台的建设情况,为以后的发展带来无限机遇。”李鹏程说,冷泉港亚洲科学会议是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在亚洲开的首个学术会议,级别很高,“很多一流专家不是想约就能约到的”。
李鹏程说:“研究院成立后的这半年来,园区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科技条线领导全都换了。一开始我们有些担心,当初定下来的计划是不是要重新沟通?事实证明,所有工作‘无缝对接’,丝毫没有影响工程进度。”
据介绍,光学成像平台实验室竣工后,后期研究院还将加快建设生物平台、大数据计算平台、生物医学仪器平台等。未来,研究院计划引进和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发展和利用高时空分辨、大探测范围和高通量的三维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实现在哺乳动物全脑范围,以真实尺度构建包括神经元和血管等脑内复杂结构的精细形态和连接关系的数据库,绘制多尺度高分辨三维脑图谱。
本报记者 沈峥嵘 孟 旭
http://xh.xhby.net/mp3/pc/c/201707/02/c344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