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下午,受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能源功能实验室申燕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彭章泉访问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做客武汉光电论坛第174期,做了题为“锂-空气电池反应原理的原位谱学研究”的报告。
首先,申燕教授对彭章泉研究员作了隆重介绍,包括其研究方向及学术贡献,同时为其授牌,随后报告正式开始。
彭章泉研究员的报告以人类地球的起源切入,从氧气与宇宙的历史、光学技术手段两方面出发引入本次的论坛主体,介绍了氢氧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改性手段,主要介绍了Li-O2电池的类型、Non-aqueous Li-O2电池的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反应中间体检测、基元反应确认等内容。他还详细介绍了原位光谱技术在Li-O2电池的反应机理、中间体检测、溶剂化机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反应位点、电荷传输和中间体活性的明晰。
报告现场气氛活跃,研究中心及其他学院师生就热点话题与彭章泉研究员一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彭章泉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导。1997年7月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0年7月和2003年12月在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4月至2006年1月,为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博士后(超快光谱电化学),2006年1月至2007年11月,为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化学系博士后(自由基电化学),2007年11月至2012年4月,为英国圣安德鲁大学博士后(固态电化学),2012年4月-2020年9月,担任长春应化所研究员,2020年9月加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方向:(1)现场光谱/质谱电化学;(2)计算电化学;(3)锂离子/锂-空气电池等。至今已在Science, Nat. Mater., Nat. Chem., Nat. Commun.,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Nano Lett.等刊物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项,应邀撰写书籍章节一章。荣获英国牛顿学者,德国洪堡学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