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交流动态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孟庆波研究员做客武汉光电论坛第177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1日  点击量:

2021年5月20日上午,受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能源功能实验室韩宏伟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孟庆波访问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做客武汉光电论坛第177期,做了题为“薄膜太阳能电池:机遇与挑战”的报告。

首先,韩宏伟教授对孟庆波研究员作了隆重介绍,包括其研究方向及学术贡献,同时为其授牌,随后报告正式开始。

孟庆波研究员的报告以地球上的各种自然能源切入,从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程出发引入本次的论坛主体,介绍了薄膜太阳能电池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主要从材料与器件制备、材料性质及其测量表征等方面介绍了高稳定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如钙钛矿和铜锌锡硫(硒)薄膜太阳能电池,并从界面工程、全无机电池以及全碳对电极三方面讨论了如何制备高效率、高稳性、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此外,他还详细介绍了太阳能电池的主要表征测试技术等内容。

报告现场气氛活跃,研究中心及其他学院师生就热点话题与孟庆波研究员一行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孟庆波于1987年吉林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99年-2002年分别任日本科技厅特别研究员(STAFellow)、东京大学和日本神奈川科学技术研究院专任研究员。他在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获东京理科大学校长奖,2013年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2014年,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物理所清洁能源中心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纳米材料与器件分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研究方向:(1)薄膜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光电性能、器件电荷输运、收集、复合动力学过程及电荷存储特性研究;(2)太阳能电池的主要表征测量技术;(3)新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可见光分解水制氢研究等。近年来,在Energy Environ. Sci.,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Adv. Funct. Mater., Appl. Phys. Lett., Solar Energy Mater. & Solar Cells等国际重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20余篇,被引8000余次,论文被引用的H因子是54。申请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60项专利已获授权(包括1项日本发明专利)。在国际和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作邀请和大会报告8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