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交流动态

俄克拉荷马大学杨瑞青教授应微纳光电子学技术团队负责人陈四海教授的邀请访问光电国家实验室

来源: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31日  点击量:
12月30-31日,俄克拉荷马大学杨瑞青教授应微纳光电子学技术团队负责人陈四海教授的邀请访问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并为师生带来两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杨教授是子带级联激光器的发明者,曾是美国国家实验室--加州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主要成员与项目负责人,他领导了中波红外带间级联激光器在地球科学与行星探测等应用领域的重要发展,因在这一领域的卓越成绩,及推进了cutting-edge带间级联半导体激光器用于飞行任务的准备工作,于2007年获得JPL为他颁发的Edward Stone Award。
报告中,杨瑞青教授简单地回顾了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及其特性。然后介绍了针对红外激光器的几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及方法,重点是中红外带间跃迁级联(IC)激光器及其应用。另外,杨教授还介绍了半导体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概念。并介绍基于子带跃迁的量子阱红外探测器(QWIPs)和基于InAs/Ga(In)Sb材料的第二类超晶格探测器,比较其不同,最后讨论了带间级联红外探测器(ICIPs),这是一种将传统光电二极管的特点和量子阱红外探测器以及带间级联激光器的分离结构相结合的新型探测器。接着,杨教授介绍了自己领导团队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他们已经采用等离子体波导将高效IC激光器拓展到长波范围(>7mm),并讨论了其现状和前景。报告的最后,杨教授耐心得解答了师生的疑问,精彩的回答赢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教授简介
杨瑞青教授于1982年获浙江大学物理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和1987年先后获南京大学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杨教授是子带级联激光器的发明者,同时,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凝聚态物理、半导体量子器件,例如隧穿二极管,中红外激光器和探测器。他的学术专长是量子阱结构与器件、中红外激光器与探测器、光电子学与应用。杨教授累计发表期刊文章90余篇,撰写了书籍中的一章,在会议中投稿,作报告、特邀报告等100余次。


杨瑞青教授正在做学术报告。


报告会现场

(责任编辑:陈四海)